專欄作者 – 陳慧鈴
中產環保主義
何謂中產?還記得前財爺曾形容中產生活為喝咖啡和看法國電影。時至今日,到星巴克買咖啡已成為不少中產香港人生活一部分。根據星巴克網頁,公司每年約用40億個杯,當中包括盛載熱飲紙杯和冷飲膠杯。
你不要以為它的紙杯可以循環再造,其實為了隔熱,所謂的紙杯加有塑料成分,因此不能作為廢紙回收。星巴克網頁早前亦表示計劃於2015年將所有外賣杯化為可循環再造物料,但此承諾至今依然落空。
當年念MBA時在星巴克發源地西雅圖作交換生,同學們每天都自備水壺,無論買咖啡或載水,都極少用即棄杯,可見當地人環保意識比香港人強多了。你可知道在星巴克買飲品,如果自攜水壺,每杯飲品會平宜三至四港元?以我在星巴克的經驗,十居其九的人都為了貪方便而用外賣的即棄杯,所以製造大量垃圾,為香港堆填區增添負擔。
其實製造無謂廢物的又豈止星巴克?每天你在Pacific Coffee、大家樂、大快活與麥當勞等連鎖餐廳購買的外賣飲品與食品,涉及的塑膠器皿更是不計其數。
在此強烈建議連鎖餐廳調整策略,提醒顧客如果沒有自備水壺或食物盒便要每個外賣器皿加數港元,此舉好比膠袋徵稅。相信定有精打細算的香港人因此減少用即棄杯。當年經濟學教授亦教曉我們,要改變人的行為,若能從價格入手可謂事半功倍,這從香港各隧道收費與使用量可見一斑。
智能添水站減棄膠樽
近日更有傳媒偷拍麥當勞員工出售飲品時,即使顧客帶備水壺,員工仍然堅持使用即棄杯,再在即紙杯將飲品斟入水壺內,雖然員工表示會循環再用該紙杯,但結果竟然是將紙杯立即丟棄,實在令人震驚。如果連鎖餐廳不從速改變政策,顧客想環保也不行。
其實本地一所大學早前已宣布不許在校內出售膠樽水,並鼓勵師生自備水壺,使用水機斟水,希望其他院校亦可盡快效法。環保主要為了保護生態環境,其實也是一個大好商機。現時香港有間初創企業 ——「城泉」(Urban Spring)帶着環保概念而成立。「城泉」以革新及永續的營運及管理方式,減低香港即棄塑膠垃圾問題。
透過研發及提供新穎智能添水站,為香港人提供優質斟水體驗。團隊深信要有效地減少即棄膠樽,就必先要有一個安全、方便和時尚的選擇。「城泉」首個「Well井」智能添水站已於希慎廣場對外開放為市民服務,大家經過銅鑼灣時,記謹帶備水壺一試都市甘泉。「城泉」團隊目前亦正積極向各大商場、院校與機構招手,希望將出外斟水文化變成潮流,減輕即棄塑膠垃圾問題。
此外,有兩個有心人數年前成立「撲水」行動,以手機應用程式(App)在地圖標示在香港飲水機所在地。此行動旨在從源頭減廢,提升飲水機重要性。香港免費飲水機至今已經超過1100個,其中不少新增地點是位處人流高度集中的連鎖快餐店內。為了進一步推動「向膠樽水說不」,「撲水」走出網上虛擬世界,為大型戶外活動提供水機,取代樽裝水,減少數以千計膠樽落入堆填區,並鼓勵大家摒棄口渴便買膠樽水陋習。要做個有型中產,看來自備水壺已成一項潮流指標。
外賣程式製大量廢物
除了膠杯廢物問題外,近年興起外賣手機應用程式如 UberEATS, foodpanda 與 Deliveroo等亦製造大量不必要塑膠廢物。以我公司為例,由於位處中環,中午時分通常人流眾多,同事為方便,幾乎每天都用這些外賣App落單,30至45分鐘後午餐便送抵公司。
每頓飯均製造大量塑膠垃圾,大概在大家投胎轉世數次後仍未可完全分解。其實在辦公室工作一整天,不如趁午餐時到外面走走,當作小量運動,或是帶備自家食物盒購買午餐,有些餐廳更因此減去飯盒費,合乎經濟效益。
遠在歐洲的法國政府去年頒令於2020年開始,不許在境內使用不能自然分解的塑膠餐具及膠杯,我第一個舉腳贊成,希望將來有更多國家仿效法國,遏止即棄餐具破壞生態環境。
雖然美國在新總統執政後,決定退出由聯合國195個成員國於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中通過的氣候協議《巴黎協定》,但全球暖化已是不爭事實。不相信的話可觀看BBC One 電視台在阿拉斯加放置逾8年的攝錄機,拍下多年來冰川融化速度,絕對是境況堪虞。
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校友會會員